2.0版本生肖展如何打造?严洪明:体验是关键

  杭州3月28日电 (童笑雨)“以前的展览,陈列是重心,我认为,2.0版本的生肖展,体验是关键。”3月27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博物馆生肖文化阐释与展示学术研讨会上,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洪明说。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春节期间推出生肖展已成为营造浓厚春节氛围的“新传统”,更是博物馆依托节气节点让馆藏文物“活”起来的新方式。

活动现场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活动现场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每年临近新春佳节,浙江自然博物院都会推出一场生肖展,到今年已是第十二期。今年,该馆推出“宏兔大展——兔年生肖贺岁展”,用不同的展品向观众展现兔文化的多个维度。

  严洪明表示,明年该馆将升级推出龙年生肖贺岁展的2.0版。2.0版长什么样?在跨界和数字时代背景下,生肖展如何升级?

  他认为,还是要做好体验这篇文章。博物馆的展示,如今已发展到第三阶段,即要积极构建与观众的互动平台,而非仅仅对文物信息的诠释。可采用情景式陈列的方式,推动展览重心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

  “生肖展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民俗文化的呈现,就要直白、生动、形象。”严洪明说,此外,博物馆还要做好数字赋能。如可以在展览中嵌入游戏元素,采用谜题、角色扮演、历险等方式,让观众在玩科普游戏时获得沉浸式体验。

  除了展览的呈现,策展也不容忽视。他表示,生肖展策展,要打破博物馆级别、类型、地区界限,搭建联办机制。

  此次“宏兔大展——兔年生肖贺岁展”,就携手了衢州市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江山市博物馆、宁波钧天易昀琴院,展出它们提供的兔主题文物展品,使古代文物与动物标本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与联系。

  在生肖展2.0版本的打造上,严洪明认为,这一形式应该延续,同时,还要推出提升版:众包、众筹、众创,简而言之,让展览“从百姓家中来”。博物馆可以接受馆外独立策展人参与展览策划,邀请“市民科学家”、非博物馆专业的专家,甚至是高校会展专业的大学生、有兴趣的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形式设计、展品创作、文创研发、宣传推广等。

  温州博物馆馆长董姝认为,文物点阅的方式,或是传统生肖文化展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文物点阅,类似于视频点播,即观众在博物馆提供的文物清单中选择要研究、鉴赏、了解的文物,通过预约平台进行预约,由专业人员提供文物查阅的服务。该馆于2019年3月推出文物点阅活动,如今已推出分享型点阅、展示型点阅、学术型点阅、体验型点阅等多种文物鉴赏形式。

  他认为,文物点阅,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接地气,也能让人们加深对文物的了解。

  除了浙江自然博物院,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开馆至今,每年春节都会推出生肖特展,从人文与科学双重视角解读当年生肖动物的前世今生。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科技馆原馆长王小明认为,生肖展,要更具时尚范。如可以用标本/模型+场景模拟+电影+文化的方式,推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跨界融合;借用app游戏、AR、三维打印等多媒体手段,提高多感知的互动体验。此外,他认为,还要推动生肖文创产品研发,如桌游、剧本杀、DIY玩具等,让生肖展“活”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