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探访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央视网消息: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申遗后,这里的保护情况怎么样?一起去看看。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探访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江苏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麋鹿保护区,全域都在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范围内。由于保护得当,截至目前,这里的麋鹿种群数量突破了6200头。

  除了麋鹿种群数量实现增长,不久前,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沿海滩涂上还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嘴鸥的繁衍地。看到有人靠近,黑嘴鸥不停地在空中盘旋。工作人员说,这是黑嘴鸥的一种警戒行为,有时还会攻击靠近巢穴的人或动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探访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野外巡护员 严睿:我们例行巡查时发现有黑嘴鸥在这里产卵,并用相机记录下来,随后组织人员实地观察记录,发现了50多枚卵。

  作为候鸟迁徙带上的重要停歇点,每年春夏两季都有像黑嘴鸥这样的大量珍稀候鸟,飞到盐城黄海湿地栖息繁衍。为了更好地提升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区从2013年开始,实施麋鹿栖息地湿地生境恢复与保护工程、科研监测与救护能力建设工程、植树造林工程。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探访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刘彬:这一片原来是一些人工养殖的鱼塘,经过“退渔还湿”后成为湿地,成为许多珍稀鸟类的新家

  经过多年保护,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已拥有植物种类600多种、鸟类400多种,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和最完整的麋鹿基因库,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