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东:让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里

  姜振东:让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与45所高校合作,架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我永远感激你!”前不久,武汉市武昌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姜振东收到患者发来的短信。

  这名患者是个小伙子,自小性格要强,今年大四毕业,因为考研压力过大,出现抑郁情绪。姜振东评估后说服他住院治疗,还把自己的办公室借给他当自习室。现在,小伙子不仅病情缓解,还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在姜振东看来,小伙子只是遭遇了一场心理“感冒”,如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就能帮助他走出阴霾。“我们的工作就是陪孩子们度过风雨,学会倾听,与之共情,让阳光照进他们的心里。”

  这也是姜振东近十年来坚持的事业:构建医校联动机制,打通心理应急“绿色通道”,架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扛着自行车

  走遍高校推广“心健康”

  2013年,姜振东向医院提出申请,在南湖院区成立心理科,并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大学生群体。他认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但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意识还不足,心理健康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当时,洪山、南湖很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正在建设中,我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联系工作,经常要穿越农田、工地,遇到没有路的地方,还得扛着自行车翻山坡。”姜振东回忆,他和同事就这样一家一家到高校上门拜访。

  那几年,他和同事几乎用双脚丈量完医院周边的各大高校,用执着与真诚打动高校师生。

  十年努力

  搭建高校“心健康”服务网络

  最先与姜振东心理团队合作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十年来,姜振东带领团队坚持到校园办义诊、开讲座,为大学生们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一次讲座后,一名女生悄悄找到姜振东,鼓起勇气诉说烦恼:“我无法控制食欲,最多一次能吃7大包饼干,撑到想吐却无法停止。”

  原来,该女生进入大学后,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逐渐被压力“压垮”,无法自控地以暴食来缓解压力。

  姜振东分析,女生的暴食行为其实是强迫症的表现,建议她用药调整,并配合心理治疗,等暑假再住院接受综合治疗。半年后,女生恢复了正常。

  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效宣传和服务,老师和同学们更加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升自我防范的意识,此后,姜振东和同事到高校开展工作越来越顺畅,甚至有学校主动上门邀请他们进驻。

  现在,姜振东带领他的团队每年开办义务心理讲座40余场,开通24小时心理干预热线,与武汉45所高校建立医校“平时预约、快速应急”的高效合作模式。

  被院士相中

  建立“院士工作室”

  姜振东用执着和坚守不断升级这张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他成立“心健康、新开始”志愿服务队,并联合华中师范大学贺金波教授志愿者服务队、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者”服务队等高校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志愿帮扶活动。

  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计划在武汉开设工作室,考察时“相中”了姜振东和他的“心健康”网络,最终决定将全国首家“陆林院士疫后综合征工作室”落户到武汉市武昌医院。次年,依托院士工作室,武汉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卫生门诊在武昌医院挂牌开诊,针对青少年学习障碍、睡眠障碍以及网络成瘾等进行治疗。目前,全省首个在综合医疗机构中专设的心理专科大楼已在武昌医院建成投用。

  “我们不仅追求治疗理念与院士同步,在医疗质量和科研上也对标国家队。”姜振东介绍,“最近,院士团队的3名成员留驻武汉,与我们的医生一道开展‘光照疗法’的研究。届时,可让更多孩子的心理沐浴在阳光下。”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崔毅 周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