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海洋蓝 澎湃绿动能

  向海图强,向海而兴。作为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和巨大的潜力。

  面对海洋,我们不能一味索取,保护好海洋的生态环境,是充分利用海洋优势的基础,也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海洋生态环境稳中趋好,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厦门湾的中华白海豚、深圳湾和涠洲岛的布氏鲸、辽东湾的斑海豹,以及鸭绿江口、黄河口、长江口等众多滨海湿地的珍稀候鸟,这些曾经一度消失的面孔,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近年来,中国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海洋生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画面,反映出的正是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改变。

  据《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1.3%,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主要用海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在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监测结果显示,中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全国近岸监测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在2016年的监测评价结果中还有2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这一数据到2018年降为1个,到2021年已基本消除“不健康”状态。

  近年来,中国海域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得到有效治理。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中国管辖海域富营养化海域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夏季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共30170平方千米,同比减少15160平方千米。

  “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区域的海洋垃圾监测,在近海6个代表性断面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结果显示,塑料是我国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说,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中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料的平均密度处于中低水平。

  陆海统筹,综合运用系统手段,精准保护海洋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地。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2019年,由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牵头,率先在渤海组织开展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排查出1.8万余个入海排污口,建立了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

  “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生态环境部就进一步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细化了落实方案,成立了专项技术帮扶组,统筹推进相关管理办法、技术标准等的起草编制,指导督促沿海各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当前,环渤海三省一市正在持续推进入海排污口的溯源整治,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省份也全面启动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表示。

  自2020年起,中国海警局联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连续开展“碧海”专项执法行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各领域监管检查也得到了全面强化,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出问题得到了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成效明显,碧海专项行动社会影响也在持续提升。

  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中国集多方合力,系统用力,相关举措也日益精准。

  抓住了海湾,就抓住了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突破口。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沿海地方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把全国近岸海域划分为283个海湾(湾区),在此基础上,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指标和任务措施逐项细化分解、精准落实到每一个海湾(湾区),并向各沿海地方印发了每个海湾(湾区)的重点任务措施清单。“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根据283个海湾(湾区)各自的自然禀赋和突出问题,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一湾一策’的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海湾建设。”张志锋表示。

  新技术也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福建福州滨海新城,亿级像素相机、配套信息化平台、海漂垃圾“海上环卫”及网格监督工作机制,在云平台上实现了数据信息可视化、研判调度智能化、操作模式简易化、后台管理高效化,建立了“精准发现问题—实时派发任务—自动核验结果”闭环管理机制,探索出海漂垃圾精准管控新路径。

  “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为环保赋能,让监测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耳朵’越来越灵敏、‘大脑’越来越智慧,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

  于海洋治理中,发现经济转型发展新机遇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更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国之大者”,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包括海洋微塑料在内的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部署了多项任务举措,深入推进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和监管,沿海地方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方面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浙江台州,海洋塑料污染治理的“蓝色循环”让人眼前一亮: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力,组织渔民等对海洋塑料垃圾进行回收,回收后的塑料统一转运至相关企业进行批量加工再生,并制成手机壳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品出售后的收入又反哺参与海洋塑料回收的渔民等。

  “我手里拿的这个手机壳,就是由5位渔民所收集的海洋塑料制作而成的,通过扫描二维码还可以溯源,看到制作这个手机壳的塑料是谁捡的、谁运的、存哪里、谁转运、谁再生、谁制造等。”张志锋边展示边说,这样一个“蓝色循环”,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业协同、公众参与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新模式,对于破解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难、高值利用难、多元共治难等痛点堵点做了很有价值的实践探索。

  海洋环境变好也给绿色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以东台条子泥为重点的黄海湿地区域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禀赋突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东台条子泥岸段通过设立湿地法庭等手段,依法有效保护了滨海湿地的生态面貌。在今年截至5月初的春季迁徙期,东台条子泥的候鸟“家族”不断壮大,种群数量进一步刷新,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鸥5600多只、同比增加了75%。越来越多游客追随飞鸟而来,条子泥观鸟已成为江苏省东台市的生态旅游名片,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

  尽管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总体治理成效还不稳固,局部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仍然需要加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稳中求进、攻坚克难,推动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张志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