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声音,在欧洲重新响亮起来

  “欧洲必须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

  刚刚结束访华之旅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乘专机回国途中接受法媒和美国《政治报》采访时如是说。

  马克龙强调,欧洲目前面临的“巨大风险”是“陷入了不属于我们的危机”,这阻碍了欧洲塑造自己的“战略自主性”。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美国《政治报》在报道最后还特别提到,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和欧盟唯一的核大国,法国在军事上处于独特地位。但与其他许多西方国家相比,法国“在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方面的贡献要少得多”。

  这个结论以略带酸意的语气,深刻道出了欧洲在随美“挺乌制俄”道路上日益面临的内部分歧和战略困境。

  “很难想象欧洲能挣脱美国的约束”

  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有实力和底气说出马克龙这样的话。

  事实上,美国通过由自己一手挑起的乌克兰危机让欧洲陷入了深深的战略焦虑,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夺走了欧洲的能源和安全主导权。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数轮对俄制裁的反噬效应导致欧洲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能源危机导致欧洲通胀率持续高企,企业和民众的生产、生活成本不断加重。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3月欧元区通胀率为6.9%,升速虽有所放缓,但核心通胀率却从2月的5.6%升至5.7%。

  而口口声声要和欧洲“站在一起”的美国,不仅以数倍高价向欧洲出售自家液化天然气,还以“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做法对已陷困境的欧洲釜底抽薪。

  今年初生效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对电动车等绿色技术和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的保护主义条款,立竿见影地吸走了欧洲优势制造业产能,让在能源危机中几乎赔光家底的欧洲瞬间陷入“去工业化”危机。

  不仅如此,在美国武器源源不断流入乌克兰的同时,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也不得不跟上越来越快的拱火步伐。

  当然,军工实力远逊于美国的欧洲国家为了持续军援乌克兰,只能仰仗美国军火商。

  然而在美国的战略裹挟下,除了一些前官员和在野政治人士,欧洲主要国家的现任政要们在涉及乌克兰危机的任何问题上几乎全都出言谨慎,即使是吃了“北溪”天然气被炸这种大亏。

  在美国著名政治分析人士格雷厄姆·富勒看来,华盛顿的霸权严重制约了欧洲的全球关系,并强化了美国在政治、经济尤其是心理上对欧洲的主导地位。

  “很难想象欧洲将如何从美国的约束中挣脱而出,成为国际舞台上一个建设性的独立参与者。”

  “人民越来越反对卷入战争”

  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和传统工业强国,德国的处境堪称整个欧洲的缩影。

  在由美国挑起的乌克兰危机中,这个“最消极北约盟国”已经身不由己地越陷越深,不仅援乌武器一路升格到了“豹2”主战坦克,且国防开支也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努力“达标”。

  早有分析指出,美国强拉德国加码制裁俄罗斯、忽悠德国给出“豹2”坦克,乃至涉嫌破坏“北溪”管道,目的都是彻底斩断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让德国除了乖乖随美起舞外别无选择。

  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议员塞维姆·达代伦近日在德国议会发言时批评说,在军援乌克兰问题上,德国被美国直接推入火线。而美国的对外政策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不需要盟友,只需要忠诚的附庸”。

  达代伦呼吁德国打破对美国的“极度顺从关系”。

  欧洲对外关系协会发文称,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团结”是脆弱的。如果通胀水平和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欧洲公众对乌克兰的支持可能会持续减弱。

  文章进一步警告,如果华盛顿政局有变,比如特朗普或另一位主张“美国优先”的共和党人在2024年重返白宫,那么“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与欧洲的团结看起来就不那么确定了”。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德国有上百个城市爆发了反战活动。

  反战人士手举“反对无意义的制裁”“坦克永远不会带来和平”等标语,批评德国政府随美“挺乌制俄”的糊涂做法。

  而放眼整个欧洲,反战的声音也正重新响亮起来。

  国际媒体组织“人民快讯”发文批评说,欧洲领导层已经完全屈从于美国及其通过北约制定的帝国主义政策,不仅在缓解危机方面毫无作为,还增加军费并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从而导致了危机的升级和延长。

  目前,欧洲各地的进步人士一致认为,美国和北约是推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