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许子东:张爱玲应成为香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电 题:专访许子东:张爱玲应成为香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中新社记者 曾平

  作家张爱玲名篇《倾城之恋》男女主角首次相遇于香港浅水湾酒店露台,纵然酒店早已改建,但露台原址的餐厅按原设计保留至今。“张爱玲应该成为香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她在香港的活动踪迹值得纪念。”香港大学荣誉教授、文学评论学者许子东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许子东发现如今浅水湾酒店旧址成为年轻人热衷拍婚纱照之地,对面的空地上有纪念碑和几把椅子是为张爱玲而建,但往往无人问津。

  据许子东所知,除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留有大量她的亲笔手迹外,在香港零零星星也有其他人保存有张爱玲与他们之间的信件,但并无机构对此加以搜集。他并笑言曾见过比较“俗”的纪念方式——有香港餐厅推出“爱玲宴”,用张爱玲的作品名为菜式命名,只是这样已“天天满座”。

  张爱玲一生曾三次来到香港。她分别于1939年、1952年从内地来港,两次的停留时间均为两三年。首次来港时,她因未能赴伦敦读大学,转而到香港大学求学,后因战乱中断学业,返回上海。1960年到1961年间,她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来港,停留数月。

  许子东形容张爱玲与香港的文学关系既有趣又吊诡。因为她在港时从不写香港,但离港就一直写香港。“无论在上海还是美国,一辈子都在写香港。”他称,张爱玲最出名的小说大概有一半在写香港。她在港期间形成了世界主义价值观,其作品尤其关注华洋杂处的环境,包括描写华人和外国人的恋爱与婚姻。

  “张爱玲首次来港经历对她一生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但相关研究不是很多。”许子东将在今年香港书展与他在美国求学时的同学黄心村共同探讨此话题,后者的新著《缘起香港》考证了张爱玲在港大求学期间的种种经历。

  许子东高度评价张爱玲首次离港后两年写出的、描写战乱体验的散文《烬余录》,认为这是写香港最好的文学作品之一。他称,张爱玲当时在港首次对战争有亲身体会,当炮弹轰炸时,她还在港大冯平山图书馆读《官场现形记》,也曾当过防空员和护士。她描写战争的“碎片”,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大时代变化中人性的荒诞,借以表达一种不同角度的家国观念。

  第二次香港经历则是张爱玲人生和创作生涯的中间转折。许子东分析称,在这之前她的作品都是写家里的琐碎、男女之事。二度来港期间,她曾写过革命,被很多人视为失败,接着去美国后,再也不写政治题材。所以这个转折意义重大,使她到晚年也一直坚持早期的风格。

  “第三次香港经历的影响最小,但也有影响,就是使她没法转型到香港的主流文化工业。”许子东称,此时张爱玲在港改编《红楼梦》剧本,如果当时获得成功,她可能成为金庸这样的香港主流文化创作者。

  回顾张爱玲与香港的三次交集,许子东深感这座除上海外影响她最大的城市,其文化发展应该与她有更深的连接。“她的创作起步就和香港有关,中间转折又在香港完成,所以香港应该有一个纪念张爱玲的地方。”在他心中,最好的地方便是她在港大住的宿舍,不仅因为她住过,而且这是其早年到晚年的小说,反反复复写到的地方,该处如今位于港大的山上。

  “以港大为中心设立张爱玲研究中心或纪念馆,这是有意义的,也做得到。”许子东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