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合肥生活网 / 西安生活网 / 昆明生活网 / 福州生活网 / 成都生活网 / 南昌生活网 / 重庆生活网 / 长沙生活网 / 黄冈生活网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广大干部群众热议文化强国建设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两会时间)
——广大干部群众热议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重大文化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深入实施;《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产业发展达到新高度,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会场外,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智慧与力量。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寻找题材、提炼主题,是我们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的主要创作思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景小勇说。由东方演艺集团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青绿山水代表画作《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目前全国巡演超过200场,网络传播量过百亿次。
不久前,《京·粹》新春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从走红海外平台的系列短视频,到匠心呈现的视听音乐会,《京·粹》以艺术的呈现方式,让观众看到了富于时代气息的北京城市形象。
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受到欢迎,获得了600多亿次浏览量。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认为,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应创新表达方式,运用文化+艺术、科技+思想的手段,让历史故事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近日,文化类节目《万里走单骑》第三季走进新疆,通过当地学者、专家的阐述,文化遗产保护者、当地居住者的讲述,呈现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展现文化遗产的魅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员巴音其其格说:“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创新节目,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更好地推介文化遗产。”
舞剧《五星出东方》运用艺术想象力激活文物中的故事,上海昆剧团推出的全本55出《牡丹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越来越多文艺作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土壤,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惠民,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3个,文化馆3503个。今年春节期间,乡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达15772场,参与人次7969万……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充实。
春光明媚,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网岭镇北坪村的小广场上,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福元正带领乡亲们编排文艺节目。2019年起,攸县全面推进“门前三小”建设,在老百姓家门口建设一批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搭建农村文化大舞台,把文化种在门前,把服务送到门口。”攸县县委书记李鹏程说。
在广东省高州市博物馆,为期3个月的“诗情画意——岭南传统园林文化展”和“凝固的诗歌——岭南建筑艺术展”刚刚闭幕,该展是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巡回展览项目。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探索建立文博综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目前,流动博物馆年均组织展览超过200场,惠及观众超过3000万人次,实现县级博物馆全覆盖。
城乡各地,一座座文化场馆拔地而起,文化演出下乡、文化资源上云,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多元、更加便捷。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正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科幻剧《三体》同步亮相海外,接连打破播映纪录。“目前,《流浪地球2》上映国家和地区已达15个。”中影股份制片公司副经理章慧霞说:“随着中国电影品质的提升和发行渠道的拓宽,多类型影片接连出海,更多海外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进步。”
根据《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报告(2022)》,2021年,全年电视剧出口金额为5683万美元,同比增长118%,视听节目已成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力量。
“如何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借助光影里的中国故事走向更广大的受众,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要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我们还需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塑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表现当代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久前,德国雷根斯堡德华友好文化交流协会主席王华女士带着“中华文化之角·尼山书屋”的图书《我会用筷子啦!》走进德国幼儿园,现场示范活动受到德国小朋友的喜爱。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介绍,我国众多城市与国外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山东推出“中华文化之角·尼山书屋”项目,在国外城市设立书屋,开展交流活动,已实现海外13个国家21个书屋落地。
一根竹竿,一袭白衣,在两岸樱花映衬下沿江起舞……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贵州遵义独竹漂非遗传承人杨柳正在演出。“这条演出视频的点击量已经超过30万,收获不少国外粉丝。”杨柳说,“希望代表委员多关注非遗传承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议案提案,让非遗传承人信心更足。”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本报记者张贺、任姗姗、王珏、郑海鸥、潘俊强、王云娜、姜晓丹、苏滨、毕京津采写,统筹: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