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加速发展

  四川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数字化转型——

  数字赋能 加速发展(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王明峰 邓剑洋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2日 第 07 版)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创新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眼下的巴蜀大地,到处透着新意: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各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绵阳科技城,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乐山高新区,围绕新能源产业链,一个个创新产业集群正在集聚……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巴蜀大地春潮涌动、活力迸发,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绘就。

  开辟新赛道

  创新动能更加澎湃

  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东南角,一座蓝色立方体建筑格外亮眼,这是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所在地。

  走进成都超算中心机房,高大的主机柜并排放置,与传统机房不同,这里十分安静。在展示主机前,记者看见芯片被浸泡在一种不断“沸腾”的液体当中。

  “这种液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材料,沸点较低,当芯片正常工作时,它就会从液态变成气态,从而把热量带走。”成都超算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超算中心采用浸没式相变液冷技术为超算核心设备提供高效换热,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与传统风冷模式相比,可节能50%以上。

  作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最高运算速度可达10亿亿次/秒,强大的算力有效赋能创新产业发展。

  “超算已成为我们探索和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重要工具。”成都佩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容明强说,2022年12月以来,公司与成都超算中心开展密切合作,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在生物资源分析平台、药物设计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

  成都超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目前已和900多个用户建立合作,涵盖基础科学、人工智能、城市治理等30余个领域,累计完成了超3500万个作业数。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四川正抢抓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打造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不仅是数字经济,近年来,四川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增强。

  绵阳高新区光电产业园内,埃克森新能源电池产业园项目现场,建设施工如火如荼。绵阳高新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绵阳基地负责人童双龙告诉记者,预计今年6月底,项目就能实现一期量产线试生产,预计2023年将实现产值10亿元。

  成都中心城区西南部,天府国际生物城拔地而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城以高标准定位发展生物经济,目前已引进高能级产业项目逾200个,产业人才超过1.1万人,总投资超1200亿元,从靶点发现到中试生产,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功能平台109个。

  记者从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了解到,2022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规上科技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645亿元、同比增长11.7%。

  增强新优势

  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X射线检测、注液、正极焊接、清洗……在位于绵阳市的四川长虹杰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记者注意到,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只有零星几人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我们有效提高了制造效率和电芯成品率及一致性。比如,现在锂电池生产的原料装填工作,就全由机器人负责。”四川长虹杰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松介绍,在技术赋能下,公司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单线全自动外观检测设备每日可自动检测识别25万只电芯,较传统人工全检减少用工80%;高速自动线配置有较完整的视觉检测系统,对产品的质量把控标准更加精准、严格。

  “未来我们将提高‘供、产、存、销’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全连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杨春松说。

  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四川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目前,四川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9%。

  在乐山市,走进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一块显示着各种生产信息的大屏幕映入眼帘。

  “这是我们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系统,可以看见各个生产基地的实时画面,也能看见各种生产重要指标、作业信息等。”公司总经理李斌说,“针对任何工艺指标异常或偏离,系统会进行预警并提供风险分析,保证装置运行安全可靠。”

  作为一家主要生产多晶硅的科技型企业,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近年来,我们完成了现代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MES系统)、一键成本核算、质量追溯等40多个数字信息化项目建设。”李斌介绍,通过建设MES系统,生产过程信息化率达到100%,实现了生产流程在线化、可视化、一体化管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四川已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6个,覆盖企业超34万户。未来5年,四川将打造3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超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表示,推动“四化同步”发展,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引擎,坚持工业兴省,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

  推出新举措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持续提升超算适配性、加快构建智算体系、为用户企业免费发放“算力券”……近日,成都出台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算力产业发展。

  在这些措施中,“算力券”的推出颇具创新。

  “‘算力券’是针对算力资源消费免费发放的权益凭证,是成都市以政府补贴方式帮助中小企业使用算力的创新举措,旨在提升城市算力规模效应,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人才欠缺、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痛点。”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副书记、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周洪介绍。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关键要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在绵阳,设立1亿元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升创新能力;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去年引进人才超2万名;常态化开展“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活动,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乐山,实施晶硅光伏产业技术攻关规划,推动设立晶硅光伏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定技术攻关类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管理暂行办法,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嘉州英才培育计划,落实“晶硅十条”人才专项行动,深化院地校企合作,搭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育平台……

  聚力“双碳”,构建新格局。四川厚植经济腹地优势,出台多项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昕介绍,日前四川印发《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着力方向。

  面向未来,四川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高标准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启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首批23个省级集群。

  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目标清晰明确,政策落地见效,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四川创新发展的动能越发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