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养老服务,培养人才先行——聚焦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题:做好养老服务,培养人才先行——聚焦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新华社记者范思翔、高蕾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福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守护最美“夕阳红”,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近日,在民政部举办的全国养老服务工作表彰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议现场,记者看到,各地在破解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痛点与难题方面进行了不同尝试与探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扩总量——

  跟班实训、观摩实操、技能考核……在河南郑州市二七区福华街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实训室,来自三甲医院的医师正手把手地向康复护理员讲授居家康复的实操技巧。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有9800多万常住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86%,处于老龄化加速上升阶段。目前,河南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等累计培养相关专业毕业生16.3万人。

  针对养老服务人才不足问题,河南省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河南在全省开展养老服务人才技能培训和等级评定,已有5.8万人取得养老护理员等养老服务相关证书,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

  民政部门也出台了相关举措,扩增养老服务人才数量。

  “我国将通过进一步发挥院校培养人才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家政、物业、医疗护理等关联领域合作,积极培育广泛服务于老年人生活照护的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等措施,不断补充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强技能——

  要提供高水平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人才技能提升不可或缺。

  推进省市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记者了解到,这些年,为多层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四川成都市实施养老服务“人才优先”等一揽子政策。

  目前,成都市已建立11个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开设养老管理人才研修等多个班次。2022年,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2万余人次,培训养老机构院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养老顾问、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近3000人。

  大城市养老的浦东样本提供了另一条路径。

  “全区现有养老护理员6541人,持证率达100%。”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事务中心主任于明介绍,浦东新区通过建立养老服务“工匠”工作室,开展管理人才“珠峰计划”,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等,不断夯实人才建设。

  提待遇——

  一份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才能让更多年轻有活力的专业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在浙江嘉兴市,除了提高财政补贴、建立激励制度外,当地试点建立养老机构护理员“8小时外”创收机制成为一大特色。

  “我们鼓励有意愿的养老护理员利用工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实现居家养老品质和养老护理员收入‘双提升’。”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邢海华说。

  目前,嘉兴市有近300名养老护理员加入“8小时外”服务队伍。以嘉善县为例,养老护理员年均薪酬从7万元提高至10万元,2022年最高达12万元。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下一步,民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措施保障养老护理员的薪酬待遇,支持和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养老护理员等一线服务人员平均薪酬待遇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

  促认同——

  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也是“留住人”的关键举措。

  从江苏选树百名“最美养老护理员”,到江西广泛宣传全省“最美养老院院长”等先进典型事迹……各地纷纷出招,促进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

  河北衡水市友力托老康复中心院长王少丽刚刚获得民政部颁发的“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称号的表彰。

  “这是一份需要付出心力和感情才能做好的工作。这些年各级政府都有各类表彰,也出台了激励养老服务人才的保障政策,大家伙儿心里充满干劲儿。”王少丽说。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推动各地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城市积分落户、市民待遇等优惠政策支持范围,建立“拴心留人”的制度机制,确保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各项任务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