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教师将思政课搬进青稞地 把多彩课堂送到雪域高原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有一系列以青稞为主题的多彩课程:春耕、秋收季节,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亲手播种、收割粮食,观察农耕机运作,感受现代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在教室里,班主任结合当地青稞产业的发展故事,讲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程;今年7月,师生们还走进刚建成的青稞博物馆,聆听农学家尼玛扎西讲授关于青稞的历史文化知识。

  曾担任该校副校长的上海援藏教师潘杰介绍,这些“青稞地里的思政课”由上海市教育援藏工作队和当地教师共同设计并授课,也是工作队落实“造血”式教育援藏理念的典型案例。

  上海市从2005年起对口援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并于2016年开始派教师“组团式”援藏。3年前,潘杰和另外29位教师及管理干部主动报名,经过遴选后组成援藏工作队,他们来自上海5个区的29所学校,最年轻的26岁、最年长的54岁,虽然此前素不相识,但这些上海教师抱着同样的信念和热情来到西藏,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用多彩的课堂点亮了雪域高原。

  支教“造血”

  2019年夏天,即将担任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的张必胜刚下飞机,就被西藏空灵的蓝天白云所吸引,但同时遭受了头晕、头痛等剧烈的高原反应。此后3年,不少援藏教师都面临高寒缺氧的困扰,夜里需要吸着氧入睡,还有的经常失眠。不过,张必胜认为这里的整体环境很好:“当地教师为人非常朴实、真诚。”

  在上海,张必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和督学经验,对当好校长有着充分底气,可在了解受援学校的情况后,他仍然感到压力很大:“受援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但与上海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比如课堂教学的灌输性质比较明显,教科研工作体系没有建起来。我们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每位教师都带了徒弟,通过教学示范、课题研究、集中主题教研等多种方式,带动当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科学课在西藏是考试学科,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让学生背诵默写知识点,很少上实验课。在教研组工作时,担任过小学、初中科学教师和教科室主任的寿庆国,通过上示范课、听课评课和集体教研,将实验课的授课方法教给当地教师。

  上海援藏教师支教“造血”的实践也拓展到日喀则的各个县。为了带动更多本地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增强业务能力,他们通过名师工作室机制,每个学期下乡授课、送讲座、听课评课。

  例如,寿庆国在受援学校和送教下县时都上过“铁丝加工一笔画”的劳技课,对当地师生来说,这样的课程十分新鲜。他发现学生对操作尖嘴钳很感兴趣,但动手能力还很欠缺,就通过现场示范、媒体展示、学生演示等方法,让每名学生都掌握操作要点,共同提高学习能力。

  寿庆国说:“其实,上好科学课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道理是共通的,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实验课上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员互相带动,教师在旁边指点。”经过几个学期的“传帮带”,不少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质量提升和职称评审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收获。

  副校长潘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由两地教师组成的思政名师工作室挖掘当地资源,注重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生活,将当地打酥油等传统生活方式体验纳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还筹建了学校中草药科普体验馆,推出“青稞地里的思政课”“行走在城市中的思政课”等系列特色思政实践课程。

  潘杰说,这样的思政课程能让孩子走出象牙塔,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行走在城市中的思政课”带孩子们来到日喀则经济开发区,政府部门和国企工作人员为他们讲述当地道路、水务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历程和未来规划,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和西藏孩子打成一片

  来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后,曾担任初中语文教师的王德伟发现,藏族孩子学习语文有困难,于是他想了各种方法唤醒学生对语文的感知。有次假期,他在朋友圈了解到很多孩子喜欢看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在语文课上讲解了李清照的两首词,还自费购买图书放在教室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学校的第二年,王德伟转岗负责学校的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并且每年暑假带一些西藏孩子到上海参观学习,让他们真切地体会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及扶贫事业对自己家乡的影响。

  王德伟曾问过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二男生,未来想去哪里读高中?得到的回答是:想留在西藏。第二年的上海之行,王德伟特意多留了一个名额给他。活动最后一天,大家在外滩合影时,这个孩子搭着王德伟的肩膀说:“我一定要到上海读高中。”2020年,他考到上海市珠峰中学,第二年,又主动回学校为初三学生宣讲,鼓励大家考出来,学真本事。

  体育教师施刚强在课堂上注意到,藏族孩子比较害羞、腼腆,为了让学生们活跃起来,他在课上安排了各种团体游戏和比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发挥优点、享受快乐。

  性格开朗的施刚强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学校的初、高中学生都住校,每天早上六七点就起来早读,晚自习9点20分结束才去寝室休息,学习压力挺大的。所以他们很喜欢上音、体、美副课,渴望通过户外锻炼放松自己。”经常关注学生动态的他留意到,班上有孩子在体育课交到了新朋友,性格变得阳光、自信了。

  拓宽求学路

  团队中最年长的成员、美术教师高群斌两次参加援藏工作队,他顶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在教学任务一线工作了4年。

  在这所美术学科师资薄弱的学校,高群斌坚信“有做才有为”,对参加社团活动的孩子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介绍说,学校高中部有不少孩子来自高海拔的偏远地区,家里主要从事农牧业,课外兴趣特长培养几乎全部依靠学校社团活动。

  两次援藏,高群斌分别辅导初、高中孩子绘画。他指导孩子们融合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绘画技艺,结合生活经验画出自己的心声,起初空荡荡的画室渐渐贴满了学生作品,连天花板上都贴着画。

  高群斌说:“美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能展示孩子的精神面貌。藏族孩子对自然感受能力强,当自己的画在学校展出、在绘画比赛中获奖时,他们都能受到鼓舞,会兴奋地告诉父母。”

  2021年,经过高群斌的精心辅导,学校第一次有3名美术特长生通过自治区统考,以高分被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录取。

  事实上,部分教师、学生和家长曾经并不看好高群斌的尝试,认为画画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学校以往也没有学生考取过艺术类大学。但高群斌知道,有些来自偏远农牧区家庭的孩子文化课较弱,如果能走通美术高考的路子,今后的就业路会更宽。

  万事开头难,高群斌从这些学生高二年级开始,“抓”着他们在午休、傍晚课后时间训练素描、色彩和速写3门专业课。

  高群斌记得,有个男生曾认为艺考很容易,总是不专心,差点被“劝退”,但每次又向他苦苦请求留下来。后来,高群斌多次与他谈人生、谈理想,还将自己艰难求学的经历讲给他听,师生俩一起潸然泪下,男生也越来越珍惜在学校学画的机会,终于下定决心学好绘画。

  有一名年龄最小的学画学生,来自边境山坳里的小村庄,家里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个孩子告诉高群斌,家乡景色美丽,自己小时候放牛就在边界线附近,他也从小在这种环境下体会到何为国与家,萌生了学美术的想法。虽然刚开始学画很主动,但他不擅长结合书本知识与实物写生,逐渐懈怠下来。为此,高群斌为他筹集了质量更好的美术用品和高考临摹学习教材,手把手教他阅读教材、赏析图片、练习绘画,辅导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从2017年至今,学校初中部、高中部陆续招收了新的美术教师,受高群斌的影响,他们也开始带学生在校园写生,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让高群斌更深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我有一个用了近20年的皮夹,封皮上是一句话: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也是我两次参加援藏工作的初心。”他说。(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